亿鸽在线客服系统

律师,千万不要普法!|做IP,其实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投资

最近,跟一位青年律师交流互联网案源的运营效果,她提到自己经常评论热点新闻,或者在自己的抖音上讲解法律规定,给大众做普法,每天一边做案子,一边做案源,忙的不亦乐乎。当我询问案源效果,她有点沮丧,结果并不理想:

“为什么我兢兢业业的普法,并没有获取到案源呢?”

律师,千万不要普法!|做IP,其实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投资

其实很简单。

普法,可以代表一个律师职业属性中的专业部分,但是,在目前大量同质化普法内容、同业务律师的市场竞争中,光有律师的专业属性,而没有个人独特的人设风格,很难在用户心中形成差异和信赖,更别说获得咨询、委托了,光普法远远不够。

截至目前,我已经打造了近50位律师IP,在IP包装方向积累也了一些经验,我设计了律师IP包装北斗盘,为不同定位的律师设计针对性的运营元素。但是,我认为不管是哪一种律师IP定位,内容永远是核心,而内容可以分为两个维度,一个是专业,一个是信赖。

目前,多数的律师光普法不变现,只是在徒增工作量。我设计【律师个人IP包装】产品的目的,就是帮助律师通过低投入的新媒体快速获取案源,以内容为载体打通“律师专业”和“用户信赖”,在目标用户心中塑造一位值得信赖的律师形象。

因此,抖音也好,小红书也好,光普法并不能带来案源,追求发布量也只是渠道运营的表象。我们需要做的,是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律师IP,有别于同质化律师,拥有独特的人设情感倾向与个人风格,在客户真实见到律师之前,就建立信任,降低在面谈过程中的不信赖,可以说,律师IP包装就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过程。

那么,在律师IP包装中,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值得信赖的律师呢?

律师,千万不要普法!|做IP,其实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投资

第一、普法真的只是一方面。

目前,律师自媒体运营的主要形式,就是普法。比如:解读热门新闻事件、讲述法条、解读法律程序等,普法内容能够体现律师职业的专业特性,这部分内容,本身并没有问题。

但是,还不够。

除了普法,最能突显律师专业的,一定是案例,案例是当事人最看重律师的元素,拥有大量成功案例,对当事人而言,意味着自己的案例也能够得到类似成功的效果,在这样强大的心理暗示下,会极大的提升当事人委托律师的信心。因此,打造律师IP过程中,案源的输出与传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。

其次,律师的专业高度。比如对相关行业政策的解读与敏感度,或者某一业务的首发观点、学术成就或者书籍著作等,在为律师打造IP运营平台的过程中,我发现这部分内容普遍流量会很低,除了关注的粉丝,其他用户并无太大兴趣,但是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粉丝的信赖度,这也是从高质量粉丝转变为潜在客户的过程。

第二、情感的共鸣,增加用户的信赖。

很多律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担心:偏向某一方的观点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律师身份,或者有违法律的客观公正?

其实,法律必然是客观公正的,但是作为律师,或者作为一个人来说,一定会有自己的情感偏向性,或者针对某一类人群的建议与观点。

而针对目标人群做内容,是运营的内核。只有清楚我们的目标人群属性,才能敏感捕捉到用户的痛点与需求,从而做出针对目标人群的内容。而对于目标人群而言,选择哪一位律师是基础,选择一个更懂自己需求与痛点的律师,会极大的减少沟通成本,提升委托率。

律师,千万不要普法!|做IP,其实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投资

第三、律师品牌的塑造,带来高净值用户的密码。

多数律师在案源方向最感兴趣的,就是如何获取高净值人群客户。

一般,高净值人群,可能身边并不缺少律师朋友,他们真正缺少的,是能够帮助自己体面解决困难的律师,但是,越是高净值人群,往往越看重个人隐私,因此,选择律师会格外慎重、综合考量。

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,能够解决法律问题只是基础,能够体面的解决纠纷才是真正的痛点,而有些需求浮于表面,有些需求隐藏较深,洞察客户真正的痛点,制定更合理的解决方案等,才是大客户选择的关键。

个人品牌,是一个持续积累沉淀的过程,比如执业年限、行业内声望、知名度,甚至律师人脉等,都是高净值人群在决策环节看重的方向,甚至,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,律师的品牌和人脉,在纠纷处理过程中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
一个好的律师个人IP,短期内肯定能带来效益,更重要的是,能够吸引想要委托律师的精准客户主动咨询,让更多高净值客户慕名而来,给自己打造一个长期稳定、源源不断的案源池,抵御焦虑与风险。

律师,千万不要普法!|做IP,其实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投资

然而,相比较短期效益,我认为律师个人IP的持续经营和长远价值更值得关注。

在法律行业深耕多年,我发现律师都或多或少有“佛系等待”心态,有案件的时候就办案,没案件的就休息,或者参加各种专业培训,按照独立律师一个人承接力和收入都没有问题。

但是,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,现在跟律师竞争的,2025年全国律师预计75万—80万,以及大量同质化律师,还有法律咨询公司、法务经纪人等,律师如果没有自己的案源池,再缺乏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,终归风险重重,处于市场中的被动地位。

我见过不少资历深的律师,曾经收费动辄上百万,但是这几年收费也降到一半,甚至有案件就接。
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
对个人的投资,不管是专业能力,还是品牌价值都应该是终身的。

律所行业的市场化,比拼的就是应对变化的能力,尤其是类似律师这一种集咨询、服务为一体的职业。

而打造律师IP,除了帮助律师建立自己的互联网案源池,形成自己的品牌力。

最重要的,律师IP包装其实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投资。

律师,千万不要普法!|做IP,其实是一场“信任前置”的投资

在这个充斥着不确定性的时代,把自己变成一个品牌、一个IP,让自己穿越不确定性、穿越周期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。一旦赶上,不但赢在了起跑线上,也让自己具备了持续稳定获客的能力!

在巨大的法律服务市场中,律师在明处,客户在暗处。对于像法律、咨询等依靠专业知识服务的行业,客户的选择,一定是基于对“人”的信赖。比起大海捞针式的寻找目标客户,不如打造一个个性鲜明的IP形象,主动告知你的目标客户:你是谁、你在哪里、你能解决什么问题、以及怎样找得到你,让客户主动奔你而来,这才是律师职业生涯人生中最好的护城河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相关新闻